“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代表委员以及相关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助力教育公平,建议加大应用推广,并完善政策措施,构建既鼓励企业创新又维护师生权益的产业发展环境。
为教育公平助力
上课用的电子白板换成了触摸屏、名师课程可“点单式”播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向记者分享了信息技术为当地教学带来的变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很多乡村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城乡教育‘鸿沟’进一步缩小。”张淑琴说。
通过智能互联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推动教学效率提升……从不少代表委员带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教育公平不仅在于打破地域教学资源限制,更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因材施教。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说,当前,信息技术正逐步优化教学方式,让精准施教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介绍,学校高一年级应用教育智能软件,一个学期以来,教师在网上协助学生解决问题4949个,并针对学生不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辅导。
“通过大数据将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问题,有效讲解,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刘畅说,智能算法和知识图谱等还可以帮助构建智慧学习系统,使学生透过“叶子”看见“森林”。目前,一起教育科技每天产生的学习数据高达上亿条。
叶仁荪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江西将加快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期待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让“育”的分量更重
教育信息化,并非简单做技术的“加法”。人们期待技术带来更多“溢出效应”,通过创新让“育”的分量更重,推动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
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尺”。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认为,传统的方式只能实现定性分析,无法定量研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利用精确的数据分析,可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提升自我管理意识,让学习成为一种能力。
叶仁荪认为,需要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合作机制,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创新互联网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叶仁荪说,信息技术可以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提高。江西将大力推动“创客”教育,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培养。
跑好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发展“互联网+教育”至关重要,围绕于此的技术模式创新方兴未艾。但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应用快速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要将技术用好,释放更多效益,还需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教育”铺好路。
“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公平,是建立在乡村学校的带宽充足、实际使用条件有保障等基础上的。”张志勇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础网络建设,把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做好。
加大教学内容的把关和数据安全的保障,让师生放心使用。“一些学校有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意愿,但也担心其存在安全隐患。”唐江澎建议,主管部门加强教学内容指导和管理,在保护师生隐私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业务监测预警,建立起保障数据安全的制度、技术、服务体系。
做好产业的“管”与“扶”,营造鼓励创新大环境。
代表委员认为,既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也要避免“一刀切”式的监管对新技术新应用造成影响。以学习类App等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例,建议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等方式,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注重服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让更多师生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红利”。